网站首页 >> 公益 > >> 正文

首笔投资超15亿!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落户深圳福田

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    2023-08-20 16:09:39     作者:    

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欧雪深圳报道

星巴克再加码中国市场,助力深圳福田区“咖啡之城”IP出圈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8月18日,记者获悉,深圳福田区政府与星巴克中国正式签署了投资框架协议,双方将建立长期、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

其中,星巴克中国将在福田区落地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(Starbucks China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Center,简称SITC),进一步驱动门店和多渠道的数字化进程,由内而外、从上至下赋能消费全产业链。

该中心计划在今年9月投入运作,用于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及数据基础建设,进一步驱动门店和多渠道的数字化进程。未来3年,该中心将进行首笔投资,数额约人民币15亿元(2.2亿美元)。

首笔投资超15亿元

在8月2日,星巴克发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(截至2023年7月2日)业绩。当期,星巴克营收91.7亿美元,同比增长12%,不及市场预期的92.9亿美元。

其中值得注意的是,北美和国际市场的同店销售增长都低于市场预期,主要是中国市场弥补了预期差。

财报显示,当期星巴克中国营收达到8.219亿美元,同比增长60%(去除汇率变动影响),较上一季度增长10%;同店销售额增长46%,同店交易量增长48%,平均客单价下降1%,相较于第二季度有所提高。报告期内星巴克中国门店净新增门店237家,超过前两个季度的总和。

记者了解到,目前中国已成为星巴克最大的国际市场,也是其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,当前中国内地的星巴克门店数量超过6500家,覆盖250个城市。

尽管如此,目前中国咖啡市场竞争加速,尤其是瑞幸今年二季度销售额已反超星巴克,中国咖啡巨头格局生变。

在财报电话会议上,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静瑛表示:“我们仍将加大投资,进行产品创新,提升门店体验、数字化以及人才培养,以创造更多独特优势,抓住未来中国市场的无限机遇。”

而此次创立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,是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的又一重要落子。

早在2022年9月的全球投资者大会上,星巴克首次提出打造SITC,以加码投资、加速发展、引领精品咖啡行业彰显对中国的长期承诺。

记者获悉,该中心计划在今年9月投入运作,用于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及数据基础建设,进一步驱动门店和多渠道的数字化进程。

未来3年,该中心将进行首笔投资,数额约人民币15亿元(2.2亿美元),在初期将招募数百名优秀的科技人才,为以人为本的创新提供发展平台,并重新定义零售格局和顾客体验。该中心将聚焦五个关键领域,分别是顾客、伙伴(指星巴克服务人员)、咖啡、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。

推动深圳福田“咖啡之城”IP出圈

据悉,星巴克中国总部位于上海,而此次将中国创新科技中心选址深圳福田,星巴克中国政府事务及社会影响力副总裁竺蕾表示,是因为星巴克对深圳的市场前景和营商环境充满信心。

竺蕾进一步表示,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的成立,将有力推动星巴克的数字化创新,她期待星巴克中国与福田区能够通力合作、携手并进,助力深圳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之都。

谈起咖啡,深圳其实并不陌生。

今年上半年,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0.02亿元,同比增长11.5%。而伴随着深圳消费复苏的强劲势头,深圳的咖啡经济也越来越亮眼。

在天眼查中搜索关键词“咖啡“发现,深圳市现存咖啡相关企业数量为17752家,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。近一年内,有1090家咖啡相关企业注册成立,目前深圳市已拥有近1万家咖啡店,

而在深圳市内,福田区“咖啡浓度”极高。记者获悉,福田区拥有超过1300家咖啡店、71家主流咖啡品牌,每万人咖啡店铺约8家,是全国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。

在今年“五一”假日期间,福田区推出了“咖啡生活节”等促消费活动,有180多个咖啡品牌集体亮相,拿出了466万咖啡茶饮专属消费券吸引咖啡爱好者前往品尝。

目前,咖啡经济正成为福田多元化消费业态的新标杆,其快速兴起背后既是众多国产品牌、独立咖啡店的崛起,又离不开星巴克这样连锁巨头发挥的“鲶鱼效应”。

以一杯咖啡带动消费产业进行升级。上半年,福田全区社消零总额达1156.95亿元,占全市比重23.1%,社消零总额居全省各区县第一,已连续18年领跑全市。

记者从福田区政府了解到,星巴克深圳公司已成为福田区餐饮业龙头企业,此次福田区与星巴克中国强强联合,将继续在福田区集聚咖啡产业链、繁荣消费市场,强势推动福田“咖啡之城”IP出圈。

相关资讯

热门资讯

+更多

科技新闻

+更多
科技早报 | “稚晖君”发布人形机器人;国美零售预计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滑超过90%
界面新闻记者|彭新界面新闻编辑|“稚晖君”发布人形机器人,成本将控制 [详细]